孙某在某电商平台经营着一家网店
直销某知名品牌牙膏
进价36元一组两支
卖给客户也是这个价格
不赚一分差价
仅靠销售积分返现获利
2020年7月某天
正在直播卖货的孙某收到一条留言
“我有渠道,8元一组,有没有兴趣一起卖?”
孙某顿时被吸引
“进8卖36,这利润不得了啊!”
但转念一想
这么便宜的价格
应该是假货吧
一番天人交战后
架不住“暴利”诱惑
孙某还是联系了对方
“我包快递,你只要把客户订单发我就行”
两人一拍即合
成本骤减后
孙某也开始打折“让利”
按28到32元不等销售“新货”
凭借价格优势
孙某迅速打开了市场
但好景不长
因为柳某发的货没有防伪码
孙某卖出去的大部分牙膏都被退货
一时间差评连连
孙某向柳某反映后
柳某立马又换发了一批带防伪的“新货”
虽然进价涨到一组12元
但“仿真度”提高后
退货少了
销量显著回升
直到2021年6月案发
孙某已经卖出了一万多组假牙膏
销售总额达48万余元!
2020年年底
该知名牙膏品牌公司浙江总公司发现
网络平台出现大量假冒其品牌的牙膏
向公安机关报案后
民警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柳某和他的“上家”林某
据林某交代
他出售的假冒牙膏
都是从一处小作坊进的货
而他的拿货价只要2.5元一组含赠牙刷一支
检察官普法:
拱墅区检察院指控:被告人林某为谋取非法利益,在未获得某知名品牌牙膏公司授权情况下,从某制假窝点进货,向柳某等卖家出售假冒牙膏合计人民币85万余元;被告人柳某为谋取非法利益,在未获得某知名品牌牙膏公司授权情况下,从林某处进货,向孙某等卖家出售上述假冒牙膏合计人民币160万余元;被告人孙某为谋取非法利益,在未获得某知名品牌牙膏公司授权情况下,明知是假冒牙膏仍从柳某处进货,并通过网络销售等方式出售上述假冒牙膏合计人民币48万余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四条规定,应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最终,法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被告人林某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60万元;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被告人柳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0万元;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孙某有期徒刑二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
检察官提醒:
“双十二”即将到来,大家在网购过程一定要仔细辨别网购物品真伪,发现买到假货后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维权。检察官为你带来“双十二”网购维权小技巧,帮你放心买买买!
▲一是在挑选商品时,要注意选择运营规范的电商平台,选择信誉好的商家,注意查看商家的经营资质、销售热度、买家评价、售后服务等,其中最为直观的方式是查看买家评价。
▲二是在收到商品后,要注意查看商品外观,包装是否完整、品名是否准确、印刷是否清晰、生产信息是否齐全,有防伪码、条形码、批次号、批准文号的可以进一步核实。
▲三是买到疑似假货后,注意收集相关证据,索要商品发票,保留快递单据,留存图文介绍、聊天记录和交易、收拆件、使用等情况的信息内容,必要时前往品牌方或相关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在与商家协商、向平台投诉、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无果时,可以选择向相关行政机构举报、向法院起诉,严重可能构成犯罪的则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
▲第四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切记不要贪图小便宜,没有卖错的卖家,只有买错的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