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发布
新闻发布
帮人代收快递,一个月赚8万?
时间:2024-10-22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你绕到小巷子里的旅馆后门,我在门口等你。”

2024年5月30日下午,快递员王师傅接到收件人打来的“指路”电话。“明明电梯下来就是正门,为什么要绕一大圈到后门?”王师傅带着疑问走向了巷子。对方是一名穿着白色T恤衫,头发有些凌乱的瘦小男子,头一直低着,接过快递掂量一下便迅速离去了。

之后的一个月,王师傅陆陆续续又给同样的地址送了几个快递,每次也都送到这个指定地点,但收件人偶尔会换成另一个20岁左右的高壮男子。直到6月底,王师傅接到公安机关的询问电话才知道,自己竟然往这个不起眼的地方送了一个多月的黄金!


为什么两个小伙子会收到如此大量的“黄金快递”?

为什么还要避开人群和监控签收?

原来,这些“黄金快递”都是犯罪分子诈骗而来,而收快递的张某、覃某正是帮犯罪分子转移赃物的“中间人”。

“张、覃二人的‘上家’是从事网络诈骗的犯罪分子,专门诱骗被害人在虚假平台进行虚拟币买卖交易。为了隐藏转账痕迹,‘上家’会教唆被害人先购买大量黄金并寄到‘指定地点’,谎称根据黄金价值,折算并兑换相应虚拟币充值到虚假交易平台投资炒币。实际上,被害人所购买的黄金都落入了‘上家’的口袋,而被害人邮寄黄金的收货人正是张、覃二人。”承办检察官说。

2024年5月,无业的张某、覃某通过同乡介绍认识了陈某(另案处理)。陈某提出让他们帮忙代收一下快递,里面都是黄金,拍照给他确认后再转交给接头人就行,收益按每克黄金15元提成。尽管知道这些黄金肯定“不干净”,但在“活轻松,钱又多”的诱惑下,张、覃二人同意了。二人按照陈某的指示下载了一个能够自动删除聊天记录的特定APP便于联络,每当有快递发出,陈某便会在APP里通知。确认快递没问题后,陈某再将和接头人的地点告诉二人,接头地点一般在某个远离摄像头的偏僻公共厕所。张、覃二人将黄金悄悄塞进公厕最里面的格子间后拍照告知便可以离开了。


在张、覃二人住处查获还未转移的“黄金快递”

经查,自2024年5月初直至6月23日被抓获期间,犯罪嫌疑人张某、覃某为谋取私利,在明知所代收取的快递内黄金为网络诈骗赃物的情况下,仍通过网络联系,先后在上家陈某的指示下,以每克黄金15元的抽成价格为其转移“黄金快递”达上百次,二人非法获利8万余元。犯罪嫌疑人张某、覃某的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二十五条之规定,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审查中。


检察官提醒:

近年来,网络诈骗案件“五花八门”、屡见不鲜,犯罪分子越发“小心”狡猾,手段也越发“隐形”。检察官在审查案件中发现,大量诈骗的犯罪分子都隐藏于幕后,骗得的赃款则通过银行卡、变现、转化实物等层层转移,最终流入犯罪分子手中。不乏一些人为了蝇头小利,提供银行卡帮助犯罪分子转移赃款。也有如该案中的张某和覃某一样,在金钱驱使之下,以收发快递的方式转移赃物,他们是实现诈骗犯罪目的的重要一环,本质上就是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转移赃款的帮凶,其行为已经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检察官在此提醒广大群众,面对“购买黄金寄送”的新型诈骗手法时必须要提高警惕,强化风险防范、反诈意识。请牢记:任何私下“小道”交易的投资行为,都可能暗藏危机。请大家擦亮双眼,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谨慎投资,理性追求财富增值。

版权所有: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检察院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