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高检《检察队伍建设》2025年第1期刊登拱墅检察队伍建设工作经验《以“沉浸式”课堂育“专家型”人才》,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拱墅区检察院立足业务人才多、年轻干部多、新型案件多的特点,打造“学中修、案中磨、事中炼”的“沉浸式”课堂,让“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蔚然成风。
坚持在“学”中修
发挥检察业务专家、人才的集聚优势,打造“青年学社”,以“领航讲堂”引“大咖”授课、以“薪火学堂”促骨干帮带、以“青蓝课堂”助交流互鉴。每周围绕典型案例、实务问题开展夜学,依托与长三角部分基层院共建的“人才走廊”,以及检校合作、“益心为公”志愿者队伍等平台,邀请“外脑”共同参与,开展“随机插话探讨、随时观点交锋、随堂辩论互动”的“沉浸式”学习。通过“前浪”领进门、“后浪”勤修行,青年干部成长迅速。
坚持在“案”中磨
建立“全院轮岗、全员轮案、全程跟案”的培养机制,通过骨干人才多岗位锻炼、刑检干部人人轮案、行政人员协助跟案等方式,提升检察人员综合履职、融合履职能力。落实跨部门专案专班机制,让干警“沉浸式”参与重点案件、重大项目的全周期打磨,快速成长为行家里手。近三年来,所办案件获评最高检指导性案例2件、典型案例10件,省级典型案例10件,构建的空壳公司失管及立案监督模型摘得全省改革突破奖。
坚持在“事”中炼
实施“墩苗历练”行动,安排新入职干部参与控申接待、信访化解等工作,选派业务骨干加入区委专班助力“亚运”“双减”等中心工作,担任法治指导员服务营商环境建设,列席街道政法联席会融入基层治理。通过“沉浸式”体验,助推干部找准发展所需、民生所盼,进一步提升服务大局、改革创新的综合能力。将检察人员“金点子”转化为工作“金名片”,通过开展涉企法律监督、知识产权保护“一类事”改革、营商环境检察e站、“检企沙龙”等探索,有效提升党委、政府的感受度、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