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引领·“墅”榜样
奋斗新征程,需要榜样召唤。爱岗敬业、业务精尖的检察工匠,政治过硬、勇于担当的共产党员,无私奉献、团结奋进的优秀团队。拱墅检察特推出“墅”榜样专栏,用鲜活的榜样、身边的典型,展现新拱墅检察的新担当、新作为。
今天推出的是第四检察部副主任魏娟,她所撰写的两篇调研文章在近期最高检举办的“金融检察与金融高质量发展”主题征文活动中,获一等奖和三等奖。
魏 娟
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检察院
第四检察部副主任
编者按:
2024年11月15日,魏娟受邀参加由中国犯罪学学会、人民检察杂志社、东南大学法学院、华东政法法学纪检监察学院、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检察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金融检察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会议,并作为获奖代表作了关于新型金融犯罪治理的交流发言。此前,魏娟撰写的两篇文章在最高检经济犯罪检察厅联合东南大学法学院、人民检察杂志社等单位开展“金融检察与金融高质量发展”主题征文活动中分获一等奖和三等奖。
键盘的敲击如奋力击楫
是我对公平正义的思索
此次作为获奖代表参会,分享金融犯罪治理的心得体会于我而言不仅是一项荣誉,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金融检察业务专家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分享,让我更加深刻地领会到检察办案与理论研究是检察官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办案就是调研的过程,而调研则是更高层次的司法办案: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真情况、解决真问题,总结新经验,从而进一步提升办案质效。
时光如水,涓涓细流,不知不觉已从检七年,堆如小山的侦查案卷,纷繁复杂的法律关系,卷叠浩繁的证据材料......安静的办公室里每每响起键盘的敲响,是我在案卷里“摸排滚打”,不仅仅是为了寻找真相,不仅仅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在每个个案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以问题为导向,勤思勤写勤练,以办案带动研究,以研究促进办案,将案件办理效果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更是我奋力“击楫”的动力。
每一次调研都是高质效检察履职的实践
从检七年来,我一直在刑事办案一线,以“质”和“量”从严要求自己,用心办好每一起案件,努力将公平正义实现在每一个个案中,先后参与扫黑除恶、金融犯罪等重大案件办案组,并办理多起有一定影响力的扫黑除恶、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在我看来,作为一名深耕一线的检察人,办案是检察履职的主要方式,而办案同时也是调研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于我们检察干警而言,只有通过实事求是的理论调研,才能揭示检察工作规律,更好地担负起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能,高质效地履行检察职能。
高质效检察履职要求我们检察人员要发挥检察理论研究的支撑引领作用,为社会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我所办理的许多疑难复杂案件往往证据多、涉案人员多,无论是事实证据的认定,还是法律政策的理解适用,都离不开多方面的理性思考、专业分析以及经验总结。我曾参与办理过拱墅区第一起疑难复杂涉黑涉恶案件,撰写的审查报告达百万字,这份报告无论是对证据的分析还是法律的适用,均凝聚着专案组所有成员的汗水与智慧。案件终结后,我们马上开展经验总结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瞄准问题研究解决方案。我作为执笔人撰写了调研文章《为涉黑套路贷公司提供保护伞的行为认定》一文,获全市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
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出实招”“见实效”
办案过程中经常与同事们谈起,我们办的不仅仅是个案,而是每个涉案人员的人生。如何实事求是?如何在调研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助力于办案?如何回应人民群众的普遍关切?这些问题时常萦绕在我脑海中,我认为,检察调研应该致力于理论研究不脱离实际,将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需求作为理论研究着力点。
非法集资类案件是典型的涉众型案件,涉及人数众多,涉案金额巨大,社会影响恶劣,也凸显出金融管理的待完善之处。因此,此类案件不仅仅涉及“金融犯罪惩处”问题,更多的是“金融犯罪社会治理”问题。在一次又一次的接访倾听投资人诉说的过程中,在一遍又一遍的请教金融相关部门的过程中,在一个又一个案件的分析总结提炼过程中,我发现了网贷平台第三方存管机构的管理制度缺失,以及涉私募基金类案件认定标准不统一等现象。为此,我从案件办理中开展了针对性研究,以求极致的心态力争让调研成果的落脚点落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撰写了《网贷第三方存管制度现状以及问题探析》《私募基金涉嫌非法集资的防控机制探究》两篇文章。第一篇文章很快便在检察系统知名期刊《检察工作》上发表,并获当年全省检察机关知名期刊优秀成果,而第二篇便是近期在“金融检察与金融高质量发展”主题征文中荣获一等奖的文章。办案中提升研究的深度和精度,以文章撰写更好地反哺高质效办案是我坚守理论调研的初心。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奔赴”
“不仅要熟悉各类法条、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更要大量阅读学术专著、法学期刊、理论文章等填充自己知识的空白。”这是我一直牢记的一位检察前辈跟我讲的话。做好理论调研,加强与专家学者、资深检察官的学习交流,共同对检察业务中的争议性、类型化问题进行有深度、有思想、有创新的思考和研讨,更有利于发掘研究主题,理顺研究思路。除此之外,广泛阅览系统内外法学优秀学术成果,熟练掌握相关领域学术信息、前沿动态、主流观点,能够进一步拓宽思路,提升研究质效。
坚守公平正义、努力破题攻坚是我作为万千检察人中平凡一员的“匠心”追求,组织的培养和肯定更为我检察履职积蓄了奋进的动力。以检察实践出题,以理论研究解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奔赴”,期待通过日积月累的不懈磨炼,力争形成更多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检察工作的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编辑: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