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杭州市检察院发布杭州市检察机关“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典型案事例(第二批) 。其中,拱墅区检察院1起案例入选。
揭开“0元购房”骗局“假面具”
守护百姓房产交易“真安心”
——拱墅区检察院以办理“0元购房”系列诈骗案为抓手,整治房产交易行业乱象
房产交易 民间借贷 “0元购房” 群众交易安全
房产事关千家万户的基本生活保障,维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规范有序的房产交易市场环境是百姓置业安居的重要保障,利用房产交易为表象实施的犯罪行为不仅损害了受害者的经济利益,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的经营秩序,更使人民群众的的资金资产陷入潜在威胁。
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桂某某、钟某某等人以“0元购房”为幌子,寻找急需用款的借款人,以借款人名义购买低价房源,由钟某某垫付首付款,在借款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与房东签订居间合同做高房价100余万且虚高部分归桂某某等人所有,再指使资金中介物色民间资金垫资支付购房尾款,约定借款人在过户后将房产抵押用于归还垫资款。但实际房屋过户后,桂某某勾结房产中介欺骗、绕过垫资人拿到房产证,暗中将房屋另行抵押,并与借款人共同瓜分抵押款。由此导致垫资人损失垫资款,而借款人在实际出资“0元”的情况下购入房产并获得现金流,但背负大量债务无力偿还。至案发,桂某某等人以此方式让13名借款人购房13套,诈骗13名垫资人4100余万元,桂某某等人从中非法获利1700余万元。
【履职情况】
“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拱墅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拱墅区院”)聚焦民生领域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侵害人民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坚持一体履职、精准监督,严厉打击花样翻新的涉房产领域违法犯罪,推动相关行业综合治理,用实际行动回应百姓关切,持续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
全方位分析研判,精准定性新骗局。本案涉及的骗局作案手段新颖、隐蔽性强,极易与普通民间借贷纠纷相混淆。拱墅区院依托侦查协作办公室第一时间提前介入,经全面分析、会商研判,精准辨别不法分子以“松散合作”巧妙掩盖事前明知、合谋等关键情节,明确该类行为系诈骗犯罪。据此制定周密的引导侦查提纲,助力公安查明案件全貌,扎实完善证据链条,为精准打击犯罪打下坚实基础。
全链条打击犯罪,根除作案“产业链”。拱墅区院从桂某某等在案主犯入手,详细分解犯罪模式,顺藤摸瓜挖掘上下游犯罪,全链条打击协助“做局”的房产中介、民间借贷中介等,依法监督立案王某某等5名漏犯,连根拔除骗局“产业链”。2024年以来,18名犯罪分子以涉嫌诈骗罪先后被提起公诉。8月6日,主犯桂某某等4人被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六年至十四年有期徒刑;9月以来,从犯钟某某、周某某等7人被拱墅区人民法院判处五年至十一年有期徒刑。
全手段追赃挽损,守护百姓“钱袋子”。为提升“检护民生”工作实效,全力追回被害人损失,拱墅区院坚持办案与追赃挽损同步推进,与公安机关在赃款追踪、涉案财物处置等方面建立机制深化协作。在办案初期,立即查扣涉案财物,中止未完成交易,帮助被害人及时止损;在审查阶段,着力突破口供,深入分析银行流水疑点,将涉案房产由3套查实至13套,扩大追赃挽损范围。加强释法说理,精准适用相关法律政策,促成钟某某等人退赃退赔约300万元,全力督促杜某某等借款人继续退出违法所得,最大力度守护老百姓的“钱袋子”。
一是化解民生所急,以严打犯罪守护“放心交易”。拱墅区院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严厉打击群众关切的涉房产领域违法犯罪行为,为百姓筑牢房产交易安全防线。面对“0元购房”新型骗局,深入辨微析疑,揭露隐藏在房产交易、民间借贷表象下的诈骗实质,引导侦查夯实证据基础。坚决以全链条刑事打击遏制犯罪模式蔓延苗头,助力营造安心持有、放心交易的房产市场环境,守护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二是疏解民生所忧,以行业治理保障“置业安居”。中介人员参与“做局”套牢民间借贷资金、诱导借款人背负巨额债务,扰乱房产交易市场,潜藏金融风险,成为百姓置产、借贷的安全隐忧。拱墅区院聚焦做优“检护民生”专项,围绕中介行业治理小切口做好治理“后半篇文章”。梳理中介行业在人员招聘、普法教育、风险预警、规范执业等方面的问题清单,分析社会治理问题;通过开展主题座谈、加强针对性普法等多元化手段,推动开展行业综合治理。发挥检察力量,提升中介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三是回应民生所盼,以履职力度提升“民生温度”。“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拱墅区院聚焦民生痛点难点,高质效办理了一批涉住房、金融、食药、消防等群众关切领域的民生案件。与此同时,通过综合履职推动以案促治,保障重点领域治理,维护重点人群权益。注重履职延伸,依托“检察e站”等平台深挖社情民意,开展专题调研,以“四大检察”一体履职积极回应群众所盼,守护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