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丰富育才形式,激励青年干警成长进步,3月13日下午,拱墅区检察院举办守运青年学·领航讲堂活动,党组书记、检察长桑涛讲授第一课。全体40周岁以下干警聆听学习。
桑涛检察长围绕“青年干警成长路径”主题,结合自身经历与感悟,以朴实的语言、生动的讲述寄语青年干警不断自我加压、自我革新、自我超越,并对全体青年干警提出三点期望。
在实践中提升业务能力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勇挑重担,努力成为“办案大户”。要将检察办案作为立身之本,学会“苦中作乐”,发挥自身专长,在大量的案件办理中积累经验,在积累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
在写作中训练思考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持续开展写作,在写作中进行办案实践的梳理和思考,在海量的案件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寻找规律性问题。在二次加工、转化和创作中训练自身的思考能力。
在挫折中培养承受能力
“成功是熬出来的。”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制定若干个小目标,并坚定地走下去。要善于在挫折中积累财富,在逆境中锻炼自己,怀着平常之心看待前进路中遇到的坎坷和挫折,提升自己,等待机遇。
2024
互动交流
分享课程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了,意犹未尽的干警纷纷举手,抓住机会向桑检提问。
问
李
臻
繁忙的工作、频繁的加班会让很多年轻干警有很强烈的压力感,但同时,作为案件办理的主力军,他们又需要获得感和幸福感来保证正常的工作生活。那对于年轻干警来说,应该如何平衡两者呢?
桑涛:获得感和幸福感并不仅仅只是物质上的追求,更多的是内心的满足和归属。作为一名人民检察官,检察官前面是有“人民”的,我们做的就是让人民有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工作,要以这样的初心和职业荣誉感来“取悦”自己。同时,人生会经历获得与失去,要善于调节自己,善于在繁重的工作中“苦中作乐”,比如,大量的案件办理可以让你在办案中积累丰富的经验,从而获得能力的提升。
问
秦
华
峥
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发现案件中的“真”问题,并解决它?又如何能在办案中闯入无人区,做出创新性成果?
桑涛:首先,每一个新生事物都与法律、司法息息相关,并且能够延伸到检察工作当中。而找到创新点、做出创新成果的关键,就是要关注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热点问题,比如“新质生产力”这样的新词新概念,它与检察机关“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不谋而合。其次,要带着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的眼光去看待、去研究,善于学习,善于思考。最后,在新型犯罪、新领域犯罪案件办理中“注入”自己的想法,实践符合自身业务的做法,注重总结提升,以理论调研文章撰写等方式引发社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