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静——做公平正义的护卫者,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不懈奋斗
时间:2021-03-03 作者: 新闻来源:区检察院
【字号:大 | 中 | 小】
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后,下城区人民检察院以党组学、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支部学、干警学等方式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同时要求各部门在学懂弄懂基础上将全会精神落实到工作谋划中去。
今天,展登的是第七检察部主任汪文静的学习与思考。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民主、法治、公平、环境、安全的需求日益增长。如何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是时代问卷,作为一名检察人,我想只有牢记初心和使命,以“求极致”的精神办好每一起案件,答复每一件信访,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真正、切实地感受到公平正义,才能交出一份令人民满意的答卷。立足第七检察部的工作,从以下四个方面,脚踏实地的做好公平正义的护卫者,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历史方位,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来引领各项工作。司法工作也需要不断更新理念,不断地向回应型司法转变,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实现目的为追求,不拘泥于法条,而是以司法所取得的效果为评判标准。控申工作本身就是接受信访人的各种诉求,回应当事人的诉求是应有之义,张军检察长要求“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就是回应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新要求。在办理群众来信时要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尽最大努力满足群众诉求,在不能实现群众诉求时要说清法理,讲透道理,用群众听得懂、能明白的语言沟通,让其感受到法治的温度。
没有过硬的业务素能,就办不好案件,就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当今世界变化飞快,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认识好、解决好这些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学习是增强本领的主要方式。控申业务面非常广,涉及四大检察的各方面,要学习的内容非常之多,要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不断增强自身的业务素能,应用于实践工作,只有过硬的业务素质才能又快又好地解决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要以成为专家型人才为目标,提升守护公平正义的能力。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检察工作应当融入更多的智慧元素,才能在信息化潮流中借力发展。“四大检察”对信息化都有很大的需求,如何将需求与技术相融合,增加智能化水平,为各项工作提质增效,是本部门要着力解决的课题。围绕省院智慧检务提升年工程,加大智慧检务创新力度。深化“大数据”挖掘,继续完善“下城法治地图”、绩效评价系统等,深化智能检务在“四大检察”的应用,助力精准量刑建议、案件质量评查、数据分析研判、线索挖掘共享等。用信息化手段为办案提质增效,为检察业务赋能,将公平正义更好更快地传递给人民群众。
责任在肩,使命在心,各项检察工作和考核评比中第七检察部应当发挥应有的作用。每个人应以我院“支部强基”工程提出的“六个比”为指引,拉高标杆,主动作为,争先创优,推动本部门的各项工作跻身全市前列。知行合一,“争一流”不仅是口号,要落实在具体工作中。高质量地答复群众来信来访,着力化解信访积案,尽力降低重复访,开展公开听证,保障非公经济合法权益,深挖司法救助线索助力脱贫攻坚等等,以求极致的高标准办理每一起案件,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我们是公平正义的“追梦人”。